非凡十年·党员故事——农工党党员肖占祥:敬畏生命 守护健康

59e1dce04de3cbd0e32aef487724c0a.jpg


2019年11月,很多人都被“2名医生万米高空吸尿抢救老人”的视频刷屏了。其中一名医生就是海南农工党党员、主任医师、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肖占祥。


一场万米高空的紧急救人


2019年11月19日,广州飞往纽约的飞机上,广播突然响起:飞机上有一位老人因为排尿困难,急需要帮助,听到这个消息,肖占祥赶紧赶到后舱查看,与来自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张红共同施救。两名医生判断,老人的症状是前列腺肥大引发的尿潴留,其膀胱内大致存有1000毫升尿液,面临膀胱破裂的危险。尿潴留需要导尿包及穿刺设备进行处理,但是,在飞机上只有一般的急救包及氧气面罩,并没有专业的穿刺引流设备。情急之下,肖占祥想到利用氧气瓶面罩上的导管、注射器针头、瓶装牛奶吸管、胶布自制成了穿刺吸尿装置。但注射针头短又细,膀胱位置比较深,无法保证一定能穿刺到膀胱,还有着出血、气腹和感染的风险。幸运的是,当时穿刺很顺利,直接就穿到膀胱,尿液就慢慢漏出来了。但针管过细加上膀胱收缩不力,导致尿液流到塑料中段就停滞了,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张红主任果断用嘴咬住导管外端,一口一口把尿液往外吸。肖占祥把握着针头的方向和深浅度,不断调整病人体位,以便尽可能让膀胱里的尿液排干净。经过37分钟,尿液吸出来了700-800毫升,最终老人的病情得到缓解,飞机降落后,老人被送医治疗。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肖占祥坦言有机组人员提出顾虑,万一手术出现意外如何后续急救?手术失败是不是会惹上纠纷?按照以前的处理办法,有机组人员提出迫降送医治疗。迫降到最近的阿拉斯加或者加拿大,至少还需要花费近一个小时,很有可能会耽误黄金救治时间。当时脑子里也曾经闪过医患纠纷的念头,但看到病人痛苦不堪的样子,也就顾不上那么多了。

两名医生在高空复杂环境下的合力救助,在众多国内国外媒体上广泛报道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和点赞,为中国医生赢得荣誉,肖占祥也成了“名人”。


敬畏生命,救人并非偶然


救人事件后,他的同事这么说:肖主任的救人善举我们一点都不惊讶,他就是这么一个白求恩式的好医生,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面对铺天盖地的赞誉,肖医生表现得很平和,他说:“这次事件造成的‘影响力’是我始料不及,作为医务人员,只是在特定环境下做了一件普通的事,救助危难之中的患者是职责所在,所有的顾虑与生命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没有什么能比生命更重要!”



2085b01efb16b67848b1afdaa3a3fb8_副本.jpg


“敬畏生命”是肖占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医多年来,他也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

几年前,台风登陆前的一个晚上,肖占祥突然接到文昌市人民医院的电话,称一名11岁男孩用刀子扎到颈动脉,造成严重外伤,情况非常紧急。顾不上台风的凶猛,顾不上夜路的难行,自己驾车前往文昌。那时的情况非常危急,孩子昏迷了,被伤到的颈动脉只连接了1/3,转院来不及了,必须马上手术。那天晚上,就在当地卫生院的办公桌上为孩子做了颈动脉吻合手术。因为处理及时,那个孩子得救了。

这就是血管外科,一门救命的学科。多年来,肖占祥的手机总是24小时保持临战状态,不论院内院外、血管外科急诊手术还是手术台上的血管意外,接到急救电话就立刻出发,争分夺秒,出现在海南各大医院、卫生院的手术台前,拼技术、拼速度,从“死神”手中抢回无数条鲜活的生命。


勤恳垦荒者,建立海南第一个血管外科


2001年,肖占祥于复旦大学血管外科博士毕业后来到海南。在当时,血管外科的博士全国并不多,并且大多去了上海、杭州、南京、厦门等地,对于自己的选择,他说:“海南在血管外科这个领域尤其薄弱,基本上是一块空白地,我就要做这个‘垦荒者’。”就这样,正式开始了他在海南的医学事业。

第一天上班,他就确定了目标,那就是5年之内组建一支血管外科的队伍,使海南血管病患者不再出岛就医。然而,这个目标要实现并不容易,那时的海南连基本的血管外科病的诊断都做不到,更无法解决血管外科的手术。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他没少在医院给自己做“宣传”。刚到医院那段时间,主动出击,到医院各科室走访,告诉大家,如果病人出现了肢体麻木发凉、脚烂或者腿肿等症状,就有可能是血管病,可以考虑请他到科室进行会诊。

就这样,2009年组建了海南第一个血管外科,使血管疾病患者不出岛照样得到一流的诊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开展治疗复杂疑难主动脉疾病、四肢血管疾病及各种血管外伤的手术及介入治疗,同时杂交手术(血管搭桥及覆膜支架置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水平达到国内先进。


用细心、耐心换来患者的安心


每个患者都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肖占祥一直都铭记在心、力践于行。在长期的临床治疗工作中,每次查房、看片、坐诊,他都会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患者,遇上重病号,他更会亲自护理。“一身正气、工作认真负责、医术精湛”,这是病人对他评价最多的一句话。

一位病人在网上这样留言:“肖大夫医术精湛,对患者特别关心,无论是否放假,几乎每天都能看望病人,了解病人的情况。有时动手术到半夜,刚回家,患者有问题,一个电话,马上又赶回病房,连续工作到天亮又继续上班,真是兢兢业业的好大夫”。

坚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将心比心获得病人及家属理解,并且以“假如病人是我的家属,我会选择哪个方案”帮助病人及家属决策,不仅提高了治疗成功的几率,也为他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爱戴。在提高业务的同时,他还教育年轻医生护士必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形象,从生活上关心他们,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帮助别人,把科室建设成一支积极向上、和谐的团队。

“肖占祥有品德、有技术、有胆识、有智慧、有魄力,是白求恩式的好医生!” 11月21日,海南省人民医院党委紧急召开会议,决定授予肖占祥“德艺双馨风尚奖”,奖励人民币10万元。

他把自己因善行获得的10万元奖励,全部捐献出来,成立基金会,以专项善款奖励今后有社会义举的医务人员。肖占祥说:“十万元对我来说不少,但是用它来鼓励奖励更多的善举价值会更大”。他期待,未来可以看到更多的医者,为了责任和使命,勇于担当,捍卫医学的神圣与光荣!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可以给予医务人员更多的理解、尊重和关爱!

2013年,肖占祥荣获海南省医师奖;2019年4月,肖占祥被批准为“2018年度海南省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作者:李昌雨系农工党海南省委会四级调研员)



文章二维码

农工党中央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工党中央”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农工党中央和农工党中央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 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农工党中央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农工党中央”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农工党中央",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