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党员李晓琳:壤塘县里的“种花人”

0ee6ed748ad9cec7c5fc28add26081c.jpg


“带着一颗爱党、爱教育、爱学生的心,带着为绵阳安州人民增光添彩的决心,我自愿申请到阿坝支援‘三区’教育。”这是绵阳农工党党员李晓琳远赴壤塘前立下的誓言。

2022年一个平凡的秋天,李晓琳踏入阿坝壤塘县,正式开启征服3348米海拔的旅途。为把绵阳的先进教学管理经验引入壤塘一隅,李晓琳履责成为壤塘县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及班主任。

如何同来自阿坝州阿坝县、红原县、若尔盖县、壤塘县的孩子达成沟通是亟待解决的第一道难关在王晓东校长的带领下他们设计出教育“组团式”帮扶机制,以学生为本增长才干、发掘才能。出色的成绩背后深藏着壤塘县许多位“李晓琳”牌种花者的探讨、反思、总结。


e032e008dfe22aba1ceebaecda972cd.jpg

李晓琳深知身教重于言教,便以“公正、无私、真诚、博爱”为标准,严格规范自身言行;她因材施教,平等、尊重地爱护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她用“心”带班,以爱心、信心、耐心、恒心、精心、细心、狠心搭建学生“团结、勤奋、友爱、进取”的成长平台。“高一高一,永拼第一”不仅是29名少数民族学生的奋斗标语,还是“种花人”李晓琳的工作目标。

李晓琳着力建设班风,通过交流会谈、主题班会等活动,搜集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建议,整合出台新班规;着力建设学风,通过建立学习小组、邀请老师讲自身励志故事,打造勤学、好问、上进的学风;着力凝聚共识,通过活动组织、爱国教育、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感及主观能动性;着力家校沟通,通过建立档案、记录学生成长、及时家访的方式,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凝成合力,为中华民族种下29颗石榴籽

“李晓琳”牌种花人在壤塘汇聚出乡村振兴的强大智力支持,担负起建设家乡的重大责任,不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着磅礴力量。农工党四川省委会



文章二维码

农工党中央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工党中央”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农工党中央和农工党中央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 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农工党中央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农工党中央”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农工党中央",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