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建宁,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程师,于2004年4月加入农工党。她历任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工业设计所所长,广西利用外资林业项目办公室高级工程师,广西南宁树木园(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副主任、自治区林业生态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生态工程质量管理中心主任,农工党中央委员、广西区委会副主委,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作为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心系国之大者,致力于林业发展、生态保护;身为农工党一员,她情牵民生福祉,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身兼多重身份,投入满腔热情,她表示:“履职尽责,永远在路上。”
智往一处谋,守护绿水青山
广西以“山清水秀生态美”著称,“山清”源自那一抹引以为傲的“森林底色”,而这其中最绿最美最珍贵的森林资源,就是生态公益林。
与经营商品林平均年纯收益约每亩200相比,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渠道单一,使得林农对于管护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开展森林康养政策调研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覃建宁深入广西各大林区开展调研,先后提交《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议》、《关于推进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建议》,积极呼吁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拓宽补偿渠道,建立按质论价的补偿机制,维护生态公益林所有者或经营者的权益。
这一提就是十年,十年间有回应,有变化,更有希望。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对属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由最初的每年每亩5元提高到16元,如今广西的林农都享受到了这一福利。
覃建宁深知,寄希望于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并不现实。除了生态补偿这一兜底保障之外,需要探寻更多的方式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如何唤醒沉睡的绿色资产,覃建宁尝试助力破题,她把目光聚焦森林康养:“森林康养兼顾公益和产业双重属性,既是一项重要的民生事业,也是一项巨大的生态服务产业。”为此,她先后赴杭州、湖州等地调研,掌握各地在发展森林康养项目中的经验做法,了解项目规划、土地林地使用方面的政策措施,深入广西的山间林地了解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和群众实际需求,最终形成《关于推进森林康养产业绿色健康发展的建议》,引起国家林草局的重视和积极回应:“将完善相关政策,持续推进森林康养产业有序发展,为建立森林康养相关法律制度提供依据。”
去年,覃建宁收到了一封特别的感谢信。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覃建宁提出了研发造林种草等机械装备的建议,这条建议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研究,吸纳写入了“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
“建议得到采纳和回应,促进了科学决策,对我个人来说,很受鼓舞!”覃建宁表示。
15年人大代表履职期间,覃建宁一共提交建议70余件,涉及生态补偿、国有林场发展与改革、生态立法与生态保护、森林公园建设、退耕还林工程、林下经济发展、森林资源培育政策、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等与林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关的方方面面。一份份带着泥土气息的建议,最终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重视和逐步完善落实,持续推动着生态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林业的高质量发展。
劲往一处使,合力脱贫攻坚
广西隆安县都结乡荣朋村是大石山区的一个深度贫困村。根据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对口联系帮扶隆安县计划,农工党广西区委会与荣朋村结下帮扶对子。
2017年6月,时任自治区林业生态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的覃建宁,当选并兼任农工党广西区委会副主委,负责分管社会服务工作。
履新不久,她就驱车2个多小时来到荣朋村部入户实地调研。通往村部的小路宽的6米多,窄的只有3米左右,曲折的道路沿着石山边缘迂回,另一旁是缺乏护栏、最大落差超过100米的悬崖。这么险要蜿蜒的山路,竟然没有路灯,要是山里的老人、小孩夜里突发疾病、家里发生急事,出行安全怎么保证?覃建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当她踏入贫困户李高家的时候,不禁感到十分心酸,房屋由于年久失修,门窗严重受损,室内光线昏暗,居住条件简陋不堪。家里除了一台老式电视机外,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
贫困户赵陆产家中5口人,家里的地不足一亩,收成甚微,夫妻俩养育三个孩子,赵陆产是家里顶梁柱,虽然咬紧牙关拼命务工,但每月所得依然无法完全支付孩子们的学习开支,以致因学返贫。特别是大女儿上大学后,学费负担就更重了。
捐资开展太阳能路灯项目建设
脱贫攻坚千金担,百姓疾苦刻心中,为了打开当前的局面,覃建宁与区委班子、村两委干部、扶贫工作队员一起“对症下药”研究制定脱贫措施,实施“量体裁衣式”精准帮扶。在她的大力推动下,区委会陆续3年共捐资近30万元开展实施太阳能路灯项目建设,点亮村民夜间安全出行路;积极携手区委会企业家联谊会名誉会长解尚明发起成立的天宁慈善基金会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守护实现贫困学子求学梦想。
困难在一点点克服,局面也在一点点打开。覃建宁深知,要想真脱贫、不返贫,必须有产业的支撑。于是她鼓励扶贫工作队员带领村民外出学习取经,又请来党员专家企业家出谋划策,共同为荣朋村寻找一条产业发展出路,养殖土鸡项目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可以在此推行。于是石头山上劈山拓地,修建了养鸡场棚,以“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土鸡养殖,同时引进企业负责提供鸡苗培育、养殖技术、品质监控、销售保障等,再以基地代养、农户自养、家庭联养、基地招工等方式推进扶贫产业全覆盖。通过支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帮助推销扶贫鸡,仅2018年就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共计28万元,同年脱贫摘帽202户,极大地增强了当地脱贫致富的信心。
2019年,荣朋村顺利完成脱贫摘帽,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乡村要振兴,规划须先行。在做好科学规划上,覃建宁兢兢业业:组织咨询、工程、建筑、国土资源规划等领域专家先后赴崇左、玉林等乡村振兴示范点调研取经,到自治区相关部门了解政策信息,对荣朋村人口、资源、产业发展情况开展充分调研,召开专家企业家问计座谈会,就规划编制与县乡村三级进行多次协商沟通,充分利用春节期间回乡人员多的时点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想法,期间数易其稿,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前后耗时近4个月,一份具有前瞻性、可操作且彰显当地特色的村庄规划得以最终敲定。
随后,荣朋村“风貌塑形 文化铸魂”墙体彩绘工程项目一期工程顺利推进,村篮球场边上带有篮球文化元素的墙体彩绘展现出来,扮靓村居环境、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为农旅融合发展奠定基础;利用山林资源,探索肉鸽等特色养殖;依托耕地资源,试点布局玉米、黄豆套种模式。通过拓宽增收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2022年春节前夕时,覃建宁来到李高家慰问,他的家里已经大变样了,原本破旧的危房焕然一新,屋内窗明几净,新买的碗柜、厨具整齐地摆放在厨房里,屋里电视播放的节目,洋溢着过年临近的喜庆。在赵陆产家,覃建宁见到了回家过年的大女儿赵晓红,如今她已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收入补贴家用,最小的弟弟也考上了大学,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在两会的履职平台上,有太多像覃建宁一样的党外人士,他们致力于为发展献计、为民生建言;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战场中,有无数像覃建宁一样来自民主党派的成员,他们倾情帮扶、务求实效。他们的付出激荡起时代澎湃不息的浪花,汇聚成多党合作事业滚滚向前的回响。他们的努力化作一串串铿锵豪迈的音符,谱写着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的美妙乐章。(作者:陈丽好系农工党广西区委会宣传部一级主任科员)
文章二维码
农工党中央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工党中央”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农工党中央和农工党中央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 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农工党中央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农工党中央”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农工党中央",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